孤独她呀

七评靖王-总结篇-无情未必真豪杰,有泪如何不丈夫

👍

乌龙墨墨雪:




这篇人物评是靖王系列的一个总结,也简单将书里的靖王形象和电视剧的演绎做一个对比。昨天我在想,或许,几年后或是更久,琅琊榜会翻拍。就像金庸的那些名著一样,也会有新一代的梅长苏、新一代的靖王。如果真的会发生,相信会有新的人物演绎与形象。

说到底,如今的影评、人评,既是献给靖王,也是献给王凯。

我个人是先看的电视剧,才去补看的书。但我并不是要说哪一个更好,因为各有特点,我只想比较一下其中的差异与更动。

简单的说,书里的靖王更沉稳、更内敛,更像一个金戈铁马二十载,塞外孤月映战衣的冷峻将军,虽然实际年龄是三十一,但是长处独行苦寒地,风刀霜剑严相逼,心理年龄已经似乎三十五六,用更出戏的话说,就是不会再爱了。

而王凯所饰演的靖王,情感更饱满,更丰富,更鲜活。当然他的铠甲戎装并不缺少铁血勇毅的英武之气,也有斩将夺帅的豪情,但更重要是,他将萧景琰的忠孝与情义,热血与赤诚都溶进了骨子里,一言一语,一行一动,都叫人分明觉得这断断不是千人千面、灵活机变的明诚,而是忠肝义胆、端方有执的靖王殿下。

从年龄和形象上来说,王凯所演绎的靖王,更似刚到三十岁,或者二十八九岁,虽则隐忍砥砺多年,心却还未全然变冷。

或许跟书中的刻画比较起来,剧中的萧景琰稍欠了些沉毅稳重,但却也多了数分的热忱与柔情。

对我个人来说,更爱剧中的靖王,因为更真实、更丰润,更让人心折。

下面列举几个书中和剧中的桥段差异:


一、宫门长立,初见峥嵘


 


书中:木有这一段。
剧中:短短六分钟,说尽靖王独行路。



这一段很短,只有六分钟,但已经足以将靖王的端直风骨、暗路独行,稍稍揭开序幕一角。我个人认为精彩之极,也是我这一系列长评的开篇,我第一篇长评写过了,这里不多说了。

2.  相救庭生,麒麟择主



书中:梅长苏在街上偶遇庭生,因为庭生受伤就带回住处为他治疗。靖王听说了以为庭生有麻烦,就直接硬闯进当时梅长苏寄居的谢侯府想要带走庭生。这时梅长苏才与靖王第一次相见,并且很快在单独对谈中提到了麒麟择主。


 


这里靖王闯入谢家,从性格上来说,其实已经勇猛的有点鲁莽了。当然他急着要救庭生,但是这样一定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。另一个方面,在书中当梅长苏与靖王对话中提到了太子、誉王、夺嫡和站队,这几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时,严肃的靖王其实稍微显得有些阴沉。节录几个原句:


【靖王脸色有些冰冷地审视着坐在树下长椅上的人,表现的相当警觉。】


【靖王眸色幽深,语音中寒意森森:“那么先生是要选太子呢,还是要选誉王?”】


【“选我?“靖王仰天大笑,但目中却是一片悲怆之色,”你可太没眼光了……“】


这样的靖王,更符合寒心已久、骨子里几乎有些阴鸷之色的形象。


 


然而王凯的塑造并不是这样。首先剧中与庭生和梅长苏的见面是在宫中,又有霓凰相伴,靖王对梅长苏的态度是比较冷淡,但是还不至于有太强的敌意。到了麒麟择主一场,所有的对话当中,靖王的声音都是平静和淡漠的。


【他说:我远离朝局中心,居然不知先生与太子和誉王都有交情,还真是失敬啊。】说到失敬,还将茶杯稍微举了举,轻轻哼了一声,把不屑和嘲讽之意显露得又清楚又随意。


梅长苏解释了两句,几句过渡的对话之后。


【靖王还是问了:“那么先生是要选太子呢,还是要选誉王?”】同样的云淡风轻,嘲讽满满。梅长苏说:我想选你。【靖王先是愣了几秒,随后轻笑了两声,再复大笑,然后摇了摇头坐下:“选我,那先生可就太没有眼光了。”】


 


同样的台词,但风格和气质还是很大的不同。书中的靖王是带着敌意和寒意的。当然从情节上来讲是合理的,当时的靖王以为庭生在梅长苏手中有危险,但另一方面,整个人的形象是从骨子里散发着冰寒和防备。


而王凯的靖王,却是淡泊而明朗的。他面对梅长苏虽不亲热,却保持着温和与基本的礼敬,对于党争和权位,他表现出来的是嘲讽。当没梅长苏说选他,靖王的长笑中有着苍凉的荒谬,却没有怨怼的悲怆。


 


我更喜欢这样的靖王,虽然沙场百战,虽然暗夜独行,但他的心还是疏朗开阔,君子自持。


 


三、天牢惊闻,夜谈相见


 


天牢之中谢玉的一番自白,算是给赤焰一案的真相拉开了序幕。书中对靖王的描写不多,基本上是从梅长苏的视角,从天牢离开之后,接下来大概几个小时之后见到了靖王。


书中描写:【靖王坐在密室中他常坐的那个位置,低着头似在沉思。听到梅长苏的脚步声后方才抬起头来,神情还算平静,只是眼眸中闪动着含义复杂的光芒。】


除去书中没有的【进宫见静妃,含泪掩面】一段,大部分的情节和描述都是一致的。


直到当【梅长苏躬身施礼,沉声道:“苏某既奉殿下为主,殿下所命一定遵从。虽然事过多年,知情者所余不多,但苏某一定竭诚尽力,为殿下查明真相。】


而靖王的反应是:【“如此有劳先生了。“靖王抬手虚扶一下,“先生大才……”】


 


在这个细节中,书里是梅长苏躬身明志,靖王抬手虚扶,这是典型的君臣之分、主从之别,并没有什么不好或者不对,但剧中的设定改为了梅长苏跪倒,而身为皇子、身为主君的靖王也一跪相谢。



 


两厢对比,书中的靖王更沉稳,更内敛,刚毅之中已经有了为人君的自觉。虽然他对梅长苏礼敬有加,心中却是将他当做值得看重的幕僚、近臣,就如同刘备倚重孔明、朱元璋尊重刘伯温一样。


但剧中的靖王,他心里对权位的渴望极低,他甚至抗拒这种夺权,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给赤焰翻案,所以他对梅长苏的感觉是平等的一个相助关系,君臣之分很淡,更多是意趣相投的友谊。而直面梁帝的残暴,靖王的眼睛里再度充满了泪水,虽然没有落下来,一句:“大家都是亲父子啊。”其痛其哀,叫人不忍细思。书中虽然也有描些到靖王说道这一句的颓唐与伤痛,但到底是王凯的演绎让这样身为人子的痛楚鲜活跃然了。


 


引用一句《鹤唳华亭》中的话:“人间有五伦。君似君,臣似臣,父似父,子似子,有情有义,亲亲相爱,这是为人。夫妇异梦,手足互残,朋友相欺,不仁不信,违背伦常,即有人身,却也算不得成人。”


 


靖王此刻的心情,大抵如此。他的哀痛并不来自于自身的冷遇,而是天家父子之间的无情。


 


王凯于这一场之靖王的塑造和演绎,对于我这样不懂任何表演理论的普通观众而言,是百分一百二的满分了。


 


四、卫峥夜语,天人相隔


 


有关相救卫峥的冲突,我在第五篇长评里已经写了,就不多啰嗦一次。而卫峥救出之后的这场相见,靖王再次洒泪。这也是我这篇长评题目的由来,剧中的靖王相对于书中的靖王,眼泪实在是多了很多。


但这并不是软弱,而是真正的热忱与人性。



 


书中,在卫峥讲述完事情的经过后,靖王的反应是:【萧景琰依然禁不住心痛如绞。】【他的朋友……与他在战场上相互以性命交托的朋友,那个临走时还笑闹着要他带珍珠回来的朋友。真的再也回不来了……】这都在他心里,但是他没有说出来,想来他的神情是很骇人的,因为梅长苏和蒙挚都连忙去劝他。靖王的回应是【“苏先生之言,我明白。”靖王抬起头,双眸通红,苍颜似雪。】


是十三年的风沙砥砺而成,还是十三年的孤独造就,当年那个四处去找鸽子蛋大小珍珠的水牛景琰,已经在至悲至痛之时,流血不流泪了。


 


而剧中的靖王,却是起身远眺,并不顾及到身边的臣下、卫官与谋士,他眼睛里含着的泪,他心里刻进去的痛,都直接在言语中道了出来:“回不来了,回不来了。原来小殊,真的回不来了。”他摇着头,眼泪也落下来:“这十三年来,七万亡魂未安,污名未雪。纵然我萧景琰现在七珠加身,荣耀万丈,到底有何意趣,有何意趣!”这段隐含在心中的哀痛化作口中的言语,而一脚踢翻的灯台更是将他心中无限的悲愤流露出了些许。


 


这是性情至真至诚的靖王,是鲜活生动的靖王,是会将心中所思所痛,呈现于人前的靖王。


 


五、东宫调兵,殿前相认


 


有关终于确认了梅长苏身份的一段,或许是最让人遗憾的修改。


书中的描述实在精彩,不论是靖王策马基本而去的暴烈迅疾,还是他自马上坠下之后那静默无声的犹疑。都是将内敛、沉稳、刚毅的萧景琰,积蓄已久的情感在极短的时间内宣泄出来,好似惊涛拍岸,钱塘江潮。


而书中最让人难过的部分,莫过于彼时已经是太子的萧景琰沉默之后,最终好像失去了力气一样并没有去向梅长苏面质,而是默默回宫。这样坚毅高峻的他,居然在上台阶的时候脚下无力、跌坐在地。


所谓暴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夕。这样强烈的情感暴发,真的是会抽空人的气力与精神。



 


而剧中相认,完全是另一个情景与桥段。


首先是太子萧景琰得知了梅长苏被召入宫之后,同意了蒙挚和霓凰的逼宫救人。


这个过程里有一句轻描淡写的话,让我很难过。


霓凰问:“苏先生为你殚精竭虑,太子殿下可愿意为他一战?”


 


梁帝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儿子,他自己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兵力。太子起兵进宫,是多大的罪名,一旦失败,将有多少人九族连坐、砍头、流放、全家为奴。


不是为了梅长苏不值得。


而是,霓凰这个问法、这个口气,让人难过。


多的不说了,霓凰也是可怜人。


 


而萧景琰平静的回答,却更让人心痛:“郡主是今日才认识景琰么?”


自来青宫储君的意思,就是下一任皇帝。跟皇长子、嫡皇子之类的身份都不同。皇长子或是嫡出皇子再高贵,与其他的臣民也一样同属皇帝的臣子,说再直白一些就是出身高贵的同事。


但是太子跟其他人,是君臣的分别。可萧景琰到了这个时候,仍然没有这样的感觉。因为他从头到尾都不是为了权位,他以名自称,因为他对梅长苏、对郡主的尊重从来没有变过。


 


君子有执,有敬,有容。


 


随后他说:“郡主在外领兵,我就放心了。”


他又说:“如果此时起兵进宫,宫里的母妃和苏先生无人护卫,怎么办?所以唯今之计,是我照常奉旨入宫。”


 


难道他入宫真的一点凶险也没有吗?


那又何必以午时为界限呢?


 


萧景琰早已经成长了,但他的血并没有冷,他的心并没有硬。他能够狠得下心,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带兵威胁他残暴多疑的父皇,但他更愿意以一己之身去护卫他的母亲,他的朋友。


 


君子之义,他从未失去。


即便他身登九五至尊之位,权倾万里河山,他也仍然是忠直孝义的萧景琰。


 


六、毒酒一杯,利剑一刃


 


这两段同样是书里没有的情节,也就在此文一并议过。


 


养居殿中,萧景琰接过了本应交给梅长苏的毒酒,他说:“父皇立我为太子,命我监理朝政。我一直以为父皇是真心相信我,愿意托付江山。没想到,一个已定案的逆犯,几句胡言乱语,就让父皇如此猜疑。今日之事,乃是夏江与我之间的恩怨,本就与苏先生无关。父皇若是觉得心中难安,处置我便是了。“


面对梁帝的再问,他说:“儿臣行事素来如此,不愿他人替我受过。“





其实,他心中的滔天巨浪已起,因为他已知了梅长苏就是林殊。但是生死在前,他没有流露任何情绪的变化,只向梁帝表达自己身为儿子、身为储君的立场。


 


这样的景琰,真的如果提前知道了梅长苏的身份,就会不管不顾、咆哮宫门吗?即便他处处以林殊安全为先,他们就真的没有机会揭穿真相、斗倒太子和誉王吗?


 


但我想这就是人生。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某一个决定是绝对正确,又或者不正确。我们做了选择,我们就要承担。我们既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、家族、亲友、兄弟,我们也为他们的决定和命运一同承担。


 


最重要的是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如果。


 


在倒掉毒酒之后,景琰在母亲的跟前终于痛哭。三十一岁的储君,即将执掌天下的男人,伏地嚎啕。


 


其哀其憾,五味皆苦。


 


下一个场景,同样是书中没有的,就是金殿鸣冤时,梁帝的那一剑。


 


萧景琰挡在了梅长苏跟前。


 


当梁帝的剑尖抵在他的心脏上,他是可以死的。这并不是无惊无险的一个过场,只要梁帝向前送两寸,大梁就要换太子了。


 


萧景琰说:“儿臣以皇长兄为楷模,但儿臣绝不会是下一个皇长兄。“


这是什么意思?是说,我不会功高震主,同时我也不会束手就擒。


 


这时的梁帝已经再经不起一次杀子换储君的折腾了,他老了,他也知道自己控制不了局面了。


所以扔下了剑,披头散发地走了。


 


原地未动的景琰,脸上有泪滑落的痕迹。


 


是终于看见了在翻案之事上梁帝的让步?是终于对祁王、林家、赤焰军有了交代?还是也有混杂着天家骨肉父不知子、子不知父、父不似父、子不似子的哀痛。


 


到底,是与自己的亲生父亲、越来越疼爱自己的父亲刀剑相向、性命相逼。


 


在大公大义上,萧景琰从来没有过半分的动摇、犹疑,只是他心里的极哀极痛,到底有谁知道?


 


追剧至此,只能说王凯已经将一个有血有肉有肝胆,忠直孝义,崎岖独行的靖王完完全全演活了。


 


七、与子同袍,不得同归


 


比残忍更残忍的真相,就是与子同袍,不得同归。


 


将军为国百战死,林殊的终途是壮烈而可敬的。


而曾经与他一同笑傲沙场,冲锋陷阵的萧景琰,则要背负着所有人的期望,用另一种方式战斗。


 


原著的结局里,刚毅隐忍的萧景琰终于在大战结束后,独自在静室中抄写阵亡将士的名录,继而因着最后一个名字而悲泣大恸。


 


而剧中的结局,则是继任的梁帝,写下长林军三字,让将士们继承赤焰与林氏一族的遗志,为了清明天下,为了黎民苍生继续保家为国。


 


两个结局相比,我还是喜欢剧中。书中的景琰,是在林殊故去之后终于放声一哭,但这不是林殊要的。林殊更希望看见的,是剧中的景琰,不负他们的期望,也不负他们的牺牲,能够为了肩上的责任与江山走下去。


 


但原著结局中有一点我很喜欢,就是景琰亲手抄录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录。


这是对那些舍家为国,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的将士的尊重。


不是每个人都有林殊的天纵英才,但每个人都有精忠报国的热血与赤诚,当值一敬。


 


结语、无情未必真豪杰,有泪如何不丈夫


 


琅琊榜结束了这么久,我的靖王系列长评也终于写完了。如果说在动笔之前就知道要写这么多这么长,我大概会连开始动笔的勇气都没有。


 


但如今写完了,我也觉得很欣慰。这所有的文章,是献给山影如同文艺复兴一样的精良制作,是献给王凯精彩的演绎,也是献给让人心折的靖王。


 


纵观整部戏,靖王哭着的时间绝对比笑着的戏份长,跪着大概比站着的时间多。


到底有多久没有看见这样的风骨与良心,有多久没有看见这样的豪情与忠义?


 


靖王是铁血男子,他的哭戏却比谁都多。


因为他的侠肝义胆,他的君子之德,他的忠勇刚毅,与他的事亲至孝,事友以义共同组成了他的至情至性。


只有心怀忠义的人,才会痛他人之痛,伤他人之伤。


他因着赤焰之冤而落的眼泪,比一切文辞华美的悼词更珍贵。


 


明明在梁帝跟前,靖王一次又一次的屈膝。


然而他对正直公理的坚定,对忠孝节义的持守,比任何人的脊背都要直。


 


这很容易吗?我们有多久不敢说真话?我们有多久不得不走后门?我们有多久不敢见义勇为?


这很遥远吗?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,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,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


 


一部好的作品,不是只有悲欢离合,更重要的是天道与人心。


一个好的人物,不是只看容颜声音,更重要的是品貌与风骨。


 


靖王长评,至此终卷,以致山影,以致王凯。


以致一切与我一样心折于靖王的忠直与三观的观众。


也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,有执有容。



评论

热度(366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